首页 > 公开 > 提案答复

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241068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1-10-27 来源: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

对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1241068号提案的答复

豫农复字〔2021〕174号 

签发人:宋虎振

  办理结果:B


尊敬的李洪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支持政策和保障机制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提案”收悉,我厅经认真研究有关建议举措,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扶持力度,强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近年来,我省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的重大工作部署,着力在培育、规范和提升上下功夫,有力促进了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一是服务带动能力逐步增强。截至2020年底,全省农民合作社发展到19.3万家,居全国第二位,入社农户占到承包农户总数的30%以上。全省纳入名录系统的家庭农场25.4万家。二是规范发展水平稳步提升。现有县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05万家,其中国家级510家、省级985家;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4982家,其中省级466家、市级1198家、县级3318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创”示范体系。三是经营服务领域不断拓宽。生产经营范围覆盖粮棉油、肉蛋奶、果蔬茶等主要农产品,并由种养业向农产品加工、民间工艺制品和服务业延伸。全省有1.4万家合作社从事服务业、5820家创办加工实体、4792家发展农村电商、1240家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四是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全省有8063个合作社、1406个家庭农场拥有注册商标,3233个合作社、2244个家庭农场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

  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是发展现代农业大生产最有效、最现实的路径,至2020年底,全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12.57万个,其中开展农业生产托管的服务组织5.5万多个;从业人数150多万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210多亿元,服务小农户数量达1599多万户,农业生产托管土地面积1.57亿亩次(按系数折算达3721万亩),其中服务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32亿亩次。从生产环节的托管情况看,全省耕、种、防、收面积分别是3389万亩次、3491万亩次、3144万亩次、4610万亩次。

  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将认真贯彻《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中办发〔2019〕8号)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按照服务小农户、提高小农户、富裕小农户的要求,加快构建扶持小农户发展的政策体系,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一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和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加强小农户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合合作,发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创新联结模式机制。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联农带农模式,带动农户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农户采取订单生产、股份合作、统一管理服务等,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进入产业链。三是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推广“土地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多种生产模式,为小农户提供生产、加工、营销全程社会化服务。四是优化小农户发展环境。改善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提升小农户抗风险能力。协调落实财政、金融、保险等政策,提升小农户发展能力。

  二、关于发展品牌农业,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和知名度。

  近年来,我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把品牌建设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载体,着力调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农业品牌建设步入快车道,促进了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1年2月,全省创建省级农业品牌600个,其中区域公用品牌60个,企业品牌140个,农产品品牌400个。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坚持“一标一品一产业”,挖掘地理标志农产品资源,推进区域品牌建设,正阳花生等16个区域公用品牌入选首批《中国农业品牌目录》,位列全国第2位;创建信阳毛尖等11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33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省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农产品3321个。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信阳砖茶登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郑州速冻食品打开非洲市场,三门峡苹果出口南美,一大批豫农产品远销海外。全省农产品出口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借鉴吸收您的宝贵建议,指导我省农业品牌加快发展,一是构建品牌发展体系。建好管好用好“豫农优品”河南农业整体品牌,作为“豫农名片”进行打造,授权省内有资质的各类品牌主体使用,进一步提升河南农业整体形象,发挥好龙头作用,带动各类品牌加快发展。二是加强品牌创建引领。引导各级加大品牌培育、宣传、推介的扶持力度,制定完善奖补政策,激发品牌创建热情,引导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河南农业品牌建设,预计到2025年,实现“三品一标”产品数量年均递增10%以上,培育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50个、农业企业品牌400个、农产品品牌950个。创建国家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5个、农业企业品牌30个、农产品品牌50个。

  三、关于加快高标准农田及病虫害监测防控体系建设,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2012年河南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高标准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截至目前,我省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910万亩,占全省1.22亿亩耕地面积的56.6%,累计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98亿斤,为保障我省粮食持续稳产增产、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指导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2013年我省制定出台了《河南省高标准粮田建设标准》(DB/T885-2013),标准对高标准粮田内农业科技推广提出了具体目标,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商品种子覆盖率、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农田节水覆盖率、秸秆还田覆盖率和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都要达到100%。

  随着《生物安全法》《病虫害防治条例》的发布实施,植保法制化保障逐渐完善,市、县党委政府“属地责任”意识增强,对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治的组织实施逐步走向常态化。全省农业农村部门在重大病虫监测预警、专家会商、信息调度、争取支持、应急防治、指导服务等方面摸索出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工作机制。全省植保机构在长期病虫监控实践中锻炼出了一支素质高、能吃苦、善打硬仗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培育了一批实力强、服务好的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他们正在成为应急处置、防灾抗灾的中坚力量。通过多年坚持不懈采取多种方式宣传发动群众,广大种植户病虫害防治意识和科学用药水平明显提高,我省病虫害监测防控体系建设不断得到加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2021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农业农村部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2025年确保建成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把更多的“望天田”变成“高产田”,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今年国家下达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750万亩,涉及128个县395个项目,截至目前,395个项目已全部完成省级批复,部分已开工建设。

  四、关于多策并举提升农业产业经营者能力,为农业强省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按照省委关于乡村五大振兴的战略部署,省农业农村厅组建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专班,专题研究推动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扎实落实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坚持农业、人社、扶贫、教育部门“四路协同”培育机制,实施 “四类并进”培养计划和行动,实行教育培训、登记管理、政策扶持、跟踪服务“四位一体”培育制度,落实创设产业发展扶持、创业创新支持、金融保险服务、社会荣誉表彰“四项并行”培育政策,着力系统队伍管理服务、培育机构精准培育、高素质农民创业创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带动“四力提升”培育效果,推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提质增效取得新进展。二是持续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队伍建设。2020年,河南省刘庄基地承办9期中组部、农业农村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班,主题涉及创业富民、乡村发展与治理、大学生村官能力提升等,900名参训学员全部来自全国各省的深度贫困地区。培训班在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的基础上,安排了宏观政策解读、创业案例指导、典型经验传授、基层现场教学等丰富的课程内容,帮助基层学员拓宽眼界视野、增强实践能力,同时有效提升了农民带头人带领贫困地区创业兴业的信心和决心,截至目前共培训了6期600人。三是激励农技推广人才干事创业。修订下发《河南省农业系列职称申报评审条件(试行)》,畅通评审渠道,进一步向基层倾斜,新型职业农民符合条件可一步到位直接申报副高职称,从制度层面引导乡村人才扎根一线、奉献基层。持续开展农牧渔业丰收奖评选工作。对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有效激励了基层农技推广人才服务产业、甘于奉献、务实创新的精神,加快推广适用品种、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通过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培训,采取分层分类、统筹资源的方式,对我省10000余名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进行专业能力培训,加快农技人员知识更新,使其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适应工作的需要,成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的行家里手。

  下一步,结合我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我们将以破解当前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人才制约难题为突破口,通过统筹教育培训资源、促进产业发展壮大、完善服务联结机制、推动主体联合发展、搭建成长扶持平台等有力措施协同并进,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有效引领和带动乡村农业人才全面振兴,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感谢您对我省“三农”工作的关心支持,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多提宝贵意见。

  

2021年7月30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 0371-65918602

  联 系 人:马天宇

  邮政编码:450002

  

责任编辑:王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