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农业要闻

培育特色种业 打造“隐形冠军”

时间:2022-06-23 来源:河南日报

  舞钢种鸽飞出传奇

  假如给你一对鸽子,你能用它做啥?杨明军的答案是繁育推广。目前,他的天成鸽业全年繁育推广种鸽50万对,年出栏乳鸽600万只、鸽蛋500万枚以上,实现年产值上亿元。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舞钢市枣林镇的天成鸽业科技产业园,探寻“鸽王”杨明军的传奇故事。

  “为了让鸽子适应冬冷夏热,我们专门设立了练习飞翔的‘练兵场’。”杨明军指着不停扑棱翅膀的鸽群说,“只吃不动的鸽子长不好,肉质也不会鲜美。”

  杨明军从1997年开始养鸽子,起步时仅有100对散养鸽子。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他的企业已经成为集种鸽研发、繁育推广及乳鸽、鸽蛋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内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企业,取得104项国家专利,居同行业第一,主导和参与制定鸽业相关标准5项。

  “先要掌握技术,再不断创新、尝试。”谈及成功秘诀,杨明军言简意赅。

  虽说如今受益于喂养自动化技术,1个人就可以轻松养殖5000对鸽子。可当年,杨明军完全是凭着自己的摸索,查阅资料、恶补知识,四处拜专家、请教授,甚至到别人的养殖场打工、考察,终于把肉鸽养殖技术学精、学透。

  如果说现代技术是规模化养殖的关键,那么种质资源就是肉鸽产业长久发展的重中之重。为了拥有自己的核心种鸽,早在2007年前后,天成鸽业就开始搜集国内外鸽子品种,并长期与中国农科院家禽研究所、北京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广东家禽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院校合作。

  收集品种,纯系选育,提纯复壮,建立原种群……多年来,天成鸽业一直在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创新,其自主选育的“天成王鸽”系列种鸽被评为“世界十大名鸽”。“天成1号肉鸽”配套系2024年拟提交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2025年有望成为国内第三个种鸽畜禽新品种(配套系)。

  种鸽培育也有力增强了天成鸽业的市场推广应用和全产业链发展。目前,该公司存栏13个肉鸽良种品系30万对核心种鸽群,年繁育推广种鸽50万对,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与8000家养殖户建立联系;大力推进肉鸽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养殖,打通饲料制备、育种、养殖、屠宰、销售和冷链物流配送等环节,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2020年舞钢市完成了“舞钢鹁鸽”农产品地理标志区域品牌申请,2025年有望迎来种鸽新品种。“鸽子承载了我的梦想,我将进一步做大做强肉鸽产业,助力全市创建‘中国鸽都’。”杨明军信心满满地说。(记者 张建新 薛迎辉)

  郏县红牛媲美和牛

  “哞!哞!哞!”6月17日,记者驱车前往平顶山市郏县红牛繁育中心,大老远便听到阵阵雄浑的叫声。经过换装、消毒等程序,记者走进繁育中心的牛棚,见到了百余头健硕的郏县红牛。“头如罐,眼如蛋,耳如扇,毛如缎,龙门角真好看,叫唤一声二里半。”群众对郏县红牛的描述果真形象。

  郏县红牛是全国八大优良黄牛品种之一,因原产地在郏县、毛色红润而得名。这是全国唯一以县名命名的地方优良品种,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本土品种、纯正的民族品牌。2020年,郏县红牛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同年在全国首届中国牛·优质牛肉品鉴大会上获得“高品质牛肉生产推介品种”。

  郏县红牛肉色红润、脂肪雪白、肉质细嫩,品质可与日本和牛相媲美,其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58%以上,被誉为“牛肉之王”。其雪花牛肉荣获第二十四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优质产品”奖,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繁育中心副总经理丁亚军介绍,郏县红牛曾是重要的农耕工具,随着使役功能的减弱,逐渐向肉用方向发展。但由于产业基础薄弱,加之生物学特性和传统的生产方式限制,红牛育种工作比较困难。

  2006年,郏县红牛保种场成立,在主产区选购基础母牛50余头、公牛10头,按照科学、规范的方法选种选育,不断提升郏县红牛品质。目前,全场郏县红牛核心群种母牛存栏100余头,家系稳定在6个以上,年产犊牛75头左右,繁殖成活率80%以上。

  同时,该县以保种筑牢根基,成立郏县红牛基因库,完成郏县红牛活体保种任务,建立完整的谱系档案资料;以扩群增大规模,扩建郏县红牛良种繁育中心,建立以分户繁育为主的郏县红牛基础母牛群,充分利用原有肉牛养殖项目,新建大规模标准化育肥场。

  在保种育肥的基础上,郏县以绿色发展为主线,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特色优质高档牛肉开发为抓手,建立饲草饲料、母牛繁育、肉牛育肥、红牛交易、屠宰加工等全产业链条,打造技术支撑、融资担保、冷链物流销售、互联网销售等系列化产业体系,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县财政累计投入资金超2亿元,撬动社会投资10亿多元,成功创建省级郏县红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国家级郏县红牛保种场和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发展规模养殖场97个、养殖专业户275户、散养户1100余户、传统牛肉销售门店100余家,存栏量常年保持在7万头左右。2022年,该县被列入全省养牛大县培育县。(记者 张建新 王冰珂)

  侧柏良种绿荫全国

  全国最大的侧柏基因库是什么样子?

  6月19日,烈日炎炎、炽热难当。记者驱车驶进国有郏县林场国家侧柏良种基地,在大片树荫下,顿觉微风扑面、凉爽几许。

  “基地规模达2227亩,其中种子园577亩、母树林1080亩、子代测定林420亩、种质资源收集区135亩、良种繁育圃15亩,平均每亩有110棵柏树。”林场副场长杨小磊说,侧柏是抗旱树种,具有固土保湿、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等作用,常用来绿化造林。

  国家侧柏良种基地始建于1989年,是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也是当时全国唯一的侧柏良种基地。这里海拔在400—600米之间,光热资源丰富,自然降水偏少,土壤为褐色森林土,适宜侧柏生长,2009年被国家原林业局确定为全国重点林木良种基地。

  杨小磊介绍,这里还是全国最大的侧柏基因库,拥有侧柏86个种源、268个家系。近年来,基地在全国范围内搜集保存具有开发利用价值、育种价值及观赏价值种质种源,现拥有北美圆柏、西藏柏木、地中海柏、墨西哥柏、香柏等69个柏类品种。其中,侧柏、北美圆柏和西藏柏木先后被审定为良种,在林业生产中推广。

  丰富的种植资源也为科研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作为北京林业大学教学科研基地,两者合作完成了《侧柏种质资源研究》《侧柏种源试验》《侧柏遗传变异与改良研究》等重大科研项目,获得原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等荣誉,对侧柏的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

  国家侧柏良种基地还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从最初的子代测定林优株选择,经过分系繁育、优良单株嫁接和利用分子标记等科学监测措施,完成了优良无性系的遗传评价,为新建二代种子园和发展高世代种子园提供可靠依据。

  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我们以生产林木良种为主要任务,以现有和新增加的种质资源为基础,逐步建成集林木良种引、选、育、繁于一体的国家重点示范林木良种基地,为全省乃至全国林业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杨小磊说。

  目前,该基地所产侧柏种子达到国家一级良种标准,种子年生产能力达6000公斤以上,种子发芽率达85%以上,可采集种条600万条、培育优质苗木200万株以上,在荒山造林、矿山修复、园林绿化等领域得到广泛利用。(记者 张建新 王冰珂)

责任编辑: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