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开 > 提案答复

对省政协第十二届五次会议第1250464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2-10-10 来源: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

  签发人:宋虎振

  办理结果:A


对省政协第十二届五次会议第1250464号提案的答复

豫农复字〔2022〕39号


付正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支撑美丽乡村建设”的提案收悉,结合我厅工作实际,现答复如下:

  一、培育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支撑美丽乡村建设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农业发展的一种新业态,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是促进农村产业振兴助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我省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省,农业地域辽阔,自然景观优美,农业经营类型多样,农业文化丰富,乡村民俗风情浓厚多彩,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具有优越的条件、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我省休闲农业发展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全省已涌现出一大批融休闲度假、观赏观光、农事参与、农耕文化、高效农业、民俗风情为主的休闲农业景点和项目。2021年,我省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到1.6万个,接待人数达1.5亿人次,全年营业收入实现160亿元,从业人数达68万人。全省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6个、示范点21个;中国美丽田园6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49个,休闲农业重点县2个,提升我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全国的知名度。

  二、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效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一是加强政府引导,因地制宜、打造本土农业品牌。充分发挥本地土壤和气候等优势,加大推广河南本土产出量高、品质高的特色农作物种植。打造本土特色农业老字号品牌,特别是推动双汇、思念、好想你等产品,利用品牌效应加大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各地通过城市影响力提升产品销量,通过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城市影响力。

  二是实事求是的立足河南文化与旅游资源进行产业布局和项目策划,突出特色和优势,真正把文化旅游产业做成能够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就业、增加带动乡村振兴辐射作用的产业。美丽乡村在民宿建设中,要做到因地制宜,修旧如旧,既保护民宿原有风格,又能提升品位,融入中原文化和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督导沿黄地区建设美丽乡村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乡村民宿、农耕体验、农事研学、康养基地等,打造特色突出、主题鲜明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真正建设成沿黄地区“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美丽休闲乡村。着力在沿黄地区打造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立得住、信誉好的优质农产品。助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三组建农村经济发展联合体,创新农村经济运营管理模式,支撑美丽乡村。

  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将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产业联动、要素集聚、制度创新、技术渗透,各主体紧密相连,一体运作,形成上下游产业互联、专业分工明晰、产加销及服务性企业相对集中、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现联合体内各生产经营主体协同发展,积极整合本土资源,有利于避免农民因逐利采取单一性种植,造成产量过剩从而引发不良市场竞争,以此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发展。

  四加大资金扶持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资金保障,任何工作都无法开展。美丽乡村在建设过程中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提升农业、致富农民、发展农村的一项重要抓手,我们主要做以下工作。一是注重政策引导,加强规划引导。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14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为发展休闲农业新业态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意见》,用于乡村旅游厕所、停车场、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交通标牌体系、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三是创新发展方式,《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中国农业银行办公室关于加强金融支持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的通知》,引导社会资本进入。鼓励城市工商资本、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伙等多种形式参与农业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固定资产、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多种生产要素投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推行动产抵押、权益抵押、林权抵押、土地使用权抵押等多种形式的抵押贷款办法,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我省实际,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商,切实把《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意见》、《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中国农业银行办公室关于加强金融支持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的通知》精神落到实处。


  2022年6月28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省农业农村厅产业处 0371-65918703

  联 系 人:兰 文

  邮政编码:450002

  抄 送:省政协提案委办公室(1份)、省政府督查室(1份),洛阳市政府、政协(各1份)。

责任编辑:张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