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19日,由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河南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河南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华北区2023年土壤普查技术培训班在河南农业大学顺利举办。全国土壤普查办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一级巡视员陈章全出席开班式并讲话,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孙巍峰、河南农业大学校长介晓磊致辞。北京、天津、河北、山东、青岛、河南省等6省(市)三普办管理人员、上述省(市)推荐和遴选的剖面技术领队、外业负责人、成果负责人以及各试点县负责人等共计220余人参训。
陈章全指出,土壤普查是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距今已40余年,我国土壤状况与40年前相比变化巨大,相关数据已不能准确反映当前土壤质量实况。要深刻认识土壤普查工作重要意义,通过土壤三普,查明土壤类型及分布规律、查清土壤资源数量和质量,掌握特色农产品布局特点,促进耕地质量提升,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陈章全强调,要坚持“六个结合”“六个统一”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构建协同推进机制,建立高质高效的组织体系、技术体系和保障体系,统筹行政管理和业务技术有效衔接,切实保障三普工作高质量推进;二是加强技术培训,土壤三普技术工作者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实操练习,练好基本功;三是开展样点校核,抓紧完成一批反馈一批,为土壤三普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四是强化结果运用,试点县按要求加快成果形成,将普查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五是注重宣传引导,用好媒体资源,广泛宣传土壤普查的重要意义和要求,为普查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本次培训围绕华北区土壤成土因素、土壤发生、类型与分布等内容,聚焦剖面调查采样和成果形成两个关键环节,主要采取外业规范自学、室内理论授课考核以及野外实操考核的形式开展。邀请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外业技术组组长赵玉国研究员以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吴克宁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张凤荣教授、河北农业大学许皞教授、山东农业大学赵庚星教授、郑州大学陈杰教授、农业农村部耕保中心陈守伦研究员、农业农村部耕保中心王红叶处长、南京土壤研究所刘峰研究员、中国农科院资划所徐爱国副研究员、南京土壤研究所吴华勇副研究员等多位专家开班授课。
在培训授课的基础上,剖面土壤调查技术领队人选参加考核测试,考核分闭卷笔试考核和现场实操考核两个环节。线下实操考核地点设置在郑州市荥阳市附近的一块代表性农田,考核完毕后,专家们现场演示了剖面样品采集的各个环节,详细解读了剖面设置与挖掘、剖面整理修饰与发生层划分、剖面形态观察与描述、采样工具使用以及样品采集要求与规范等,并对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答疑解惑。学员们在两天的理论学习和现场操练中,热情高涨、认真学习,收获颇丰。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的学员,将由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剖面土壤调查与采样培训证书”,成为剖面采样工作的技术领队,为高质量完成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责任编辑:张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