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栏目 > 河南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 要闻动态

强化技术培训 锻造业务尖兵 ——2023年河南省土壤三普内外业技术系列培训圆满收官

时间:2023-07-07 来源:河南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河南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三普办”)坚持抓全系统全员培训,探索创新方式方法,加强对基层培训的指导,围绕调查采样、制备流转、检测化验等内容,深入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培训,为推动建设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河南省土壤三普队伍提供有力保障。2023年3月中旬至6月上旬,省三普办共组织、举办培训班28期,培训人员1.6万人次,带动市县培训250期。

  一、认真谋划培训,精心组织落实

  一是制定培训计划。省三普办高度重视土壤三普培训工作,组织省市县三级科学合理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确保全省培训工作有谱有路、有图可依。二是丰富培训教材。坚持国家规程规范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和试点期间内外业常见问题及正、反向典型案例,在国家培训教材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组织内外业相关专家编印了河南省第三次土壤普查土壤样品制备与检测技术培训教材、外业调查采样技术培训教材。三是加强组织领导。设立外业、内业两个培训工作组,加强领导,稳步推进,狠抓落实,全力保障全省技术培训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开展。认真总结试点期间经验问题,对培训方案、课程设置、讲授内容把关审定,开展省级培训,带动全系统深化全员培训。

  二、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

  一是培训对象多元化。改变以往只培训一线技术操作人员的做法,将各级三普办工作人员纳入培训范围,促进全省各级行政与技术的融合,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全力推进土壤三普工作的高效开展。二是培训手段新颖化。在土壤制备培训中,采取理论培训与实操演示同步融合的方式开展,其中实操演示环节首次通过抖音新媒体平台播放;在土壤检测技术培训中,创新采用“实操+授课”同步录制播放方式,授课老师2人一组,1人讲解1人实操,展示实验关键细节,确保每位参训学员都看得清、听得懂、学得会。三是培训形式多样化。由过去培训课上专家授课讲解专业知识,转变为方案解读、授课答疑、研讨座谈、现场观摩、学考结合等,促进了工作往实往深开展,培训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推升。

  三、狠抓培训内容,增强培训实效

  一是注重培训内容的全面性。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既坚持问题导向,又满足工作需要,既强化理论学习,又注重实践运用,切实增强培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杨点校核、调查采样、土壤制备、土壤检测、信息平台应用、全程质量控制实施方案,各区域土壤类型与特征,外业调查采样及数据上传技术,全量与重金属检测参数原理与方法,物理与有效态参数原理与方法,实操上机与检测数据上报技术等内容。二是强化培训内容的实操性。在培训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操作与使用相结合,授课专家重点讲解关键环节技术要点、易错问题和常见问题、技术要点、难点与痛点等,示范操作关键步骤,让学员真正学懂、学精和融会贯通,切实提升专业技能。三是狠抓授课专家的专业性。注重授课专家的理论性和经验性,精选培训师资19人,授课专家均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有的甚至参与过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和去年土壤三普试点,具有非常深厚的业务功底,让学员能切实学到真东西。

  四、严格培训考核,夯实专业技能

  一是理论知识考试与实操考核相融合。所有培训均采取“理论培训与实操演示同步融合、理论考试与实操考核相互结合”的方式开展,最后通过综合评判学员业务能力的方式,对理论闭卷考试、现场实操考核双合格的学员颁发培训合格证书,确保土壤三普工作高质量开展。二是严格考试和考核纪律。理论知识采取闭卷方式,实操采取独立操作完成模式,监考人员全程监督,切实杜绝作弊现象发生,有效选拔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体现考试、考核工作的公平公正,确保“一把尺子量到底”,力求真正达到以培训提水平、夯基础的目的。经过一系列考试考核,全省外业通过考核人员5175人次,内业通过考核人员624人次,通过全国剖面考核人员41人次,基本形成满足省内需要的业务人员队伍。

  通过举办全省内外业技术培训班,既提高了各地、各参与人员对土壤三普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也增强了对土壤三普工作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营造了齐心协力共同为土壤三普奉献的良好氛围,有力地推动了土壤三普工作规范高效全面开展,土壤三普参训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为高质量完成我省土壤三普工作夯实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张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