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专题 > 抗旱进行时

抓好麦田管理 夺取夏粮丰收|南阳市:抗旱防病一齐抓

时间:2025-04-21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4月20日上午,在社旗县桥头镇和庄村的麦田里,村民赵喜勤和家人正利用水泵从地头的灌渠里抽水浇麦。“昨天上午我们就架好机器接好水泵、水管,从渠道里抽水浇麦,一直浇到昨天夜里11时,今天又浇了一上午,终于把我家的5亩多地浇完了。小麦抽穗期浇不上水,就跟那孩子没奶吃一样。看着水流进麦田,俺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赵喜勤欣慰地说。

图片

  村民连夜抽水浇麦

  今年南阳市小麦种植面积1100.44万亩、占全省的1/8。当前,小麦已进入抽穗扬花期,正是夏粮生产关键期,也是抗旱防病虫害攻坚期,如何让麦苗“吃饱喝足”,实现稳产高产目标?面对近期持续的旱情,南阳市快速反应,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抢抓时机人工增雨,旱病齐抓严密防控。截至4月20日17时,南阳共利用8.1万眼机井、大中小型水库297个、坑塘堰坝4722处,投入抗旱机械77797台套,浇灌966.88万亩,防控赤霉病1249.585万亩次。

  赵喜勤家的麦田位于南阳市鸭河口灌区。为保障农田灌溉用水,社旗县鸭河口灌区服务中心密切关注墒情测报。“4月9日申请放水,10日晚间水到社旗,10多天来中心30多名职工深入田间地头服务抗旱工作,确保抗旱水源‘供得上、供得好’。”该中心主任王迎久告诉记者。为切实提高灌溉供水服务能力,南阳市鸭河口灌区服务中心组织抗旱调研队,深入灌区一线,实地查看渠道运行状况,精准研判灌区需水量变化趋势,动态优化灌溉供水方案和措施,做到应灌尽灌、水尽其用。4月9日至20日,鸭河口灌区引水5675.4万立方米,灌溉面积54.6万亩。

图片

  鸭河口灌区社旗分干渠内水源充足

  南阳市旱情发生较早,针对旱情苗头,南阳市于4月8日召开专题会议,对抗旱工作进行动员部署,调派市县两级1356名农技人员包村联县,到田到户开展技术服务。同时,该市组织260多支帮扶队,帮助外出务工户、无劳动力户和困难家庭抗旱浇麦,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田。南阳市在灌溉用水上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对鸭河口灌区、引丹灌区等大型灌区,调度水库24小时不间断放水,累计放水1.34亿立方米;对临近水源、具备浇灌条件的地方,采取设置拦河坝引流、利用泵站机井抽水、通过坑塘堰坝取水、使用机具提灌、铺设水管接水等措施,组织群众日夜轮浇、能浇尽浇;对缺乏水源、不具备浇灌条件的地方,通过打应急井,组织农用车、消防车、洒水车运水等方式,全力开展抗灾生产。

图片

  4月20日,社旗县桥头镇和庄村的村民正在浇麦

  抢抓时机,人工增雨。4月11日至12日,南阳市在唐河县、桐柏县实施了第一轮增雨作业,启用炮站4处,两县大部分乡镇平均降雨14.6毫米;4月18日晚,在卧龙区、宛城区、镇平县、淅川县、邓州市实施了第二轮增雨作业,启用炮站7处,南阳城区和西南部乡镇平均降雨11.4毫米。

  旱病齐抓,严密防控。一方面,科学选药用药。南阳市在全国首个出台《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科学用药管理办法》,制定用药采购目录,以县为单位统一采购丙硫菌唑戊唑醇、氰烯菌酯等绿色高效农药,以乡镇为单位设置集中配药点,交替轮换用药。另一方面,严控飞防作业质量。南阳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飞防作业管理办法》,引入中国科学院第三方监管平台,对飞防作业的高度、速度、药液量进行统一监管,并设置电子围栏精准控制飞防区域,确保不漏喷、不重喷。目前,该市共招标131家社会化服务组织,出动无人机6503架。在本轮喷防作业中,除中央、省下拨6333万元专项资金外,南阳市累计投入配套资金8212.4万元。

图片

  南阳市宛城区瓦店镇刘营村的麦田里无人机正在开展“一喷三防”作业

  下一步,南阳市将持续做好抗旱浇麦、“一喷三防”工作,并及时做好应对旱涝急转、干热风、“烂场雨”准备工作,努力夺取夏粮丰产丰收,积极为保障全省粮食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责任编辑: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