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专题 > 抗旱进行时

农技专家田间“精准开方”

时间:2025-08-01 来源:“我的许昌”客户端

  “袁站长,您快来看看,我这地里的玉米长得参差不齐,大豆也没精神,这带状复合种植到底咋管才对呀?”日前,建安区榆林乡种植大户耿帅杰看着自家近两千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急得直搓手。恰逢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正高级农艺师袁建生巡回调研指导,一场针对性的“田间问诊”就此展开。耿帅杰今年是第2年尝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去年试种几百亩,玉米亩产550多公斤,大豆100多公斤,收益比净作玉米高出一截。今年他信心满满地扩大规模,却因前期高温干旱、管理不当,出现了玉米茎秆细弱、大豆分枝少等问题。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关键是‘和谐共生’,得让玉米和大豆各得其所。”袁建生指着田里的作物解释,“玉米带要密植夺高产,大豆带则需稀植促结荚,这样既能保证玉米不减产,又能多收一季大豆,这就是‘藏粮于技’的实惠。”

  袁建生接着说:“前期你化控时间晚了,玉米茎秆徒长,不仅费肥后期还易倒伏,得用烯效唑严格按比例喷施,控旺的同时还能让养分更集中,这也是带状复合种植省肥高效的窍门。”

  在大豆种植带,袁建生蹲下身拨开叶片:“你看这根瘤菌,多的话能给土壤补氮,相当于每亩少施15斤尿素,既降成本又环保。但现在根瘤少,得补施磷钾肥,结合滴灌施下去,肥料利用率比撒施高30%以上,这正是复合种植节水节肥的优势体现。另外,最近气温高、湿度大,一定要提前预防病害发生。”

  “原来这种模式不光能‘一亩地当两亩用’,还能省肥、改良土壤,真是长见识了!”耿帅杰算了笔账,按专家指导的技术管理,每亩玉米能收1200多斤,大豆能收200多斤,加上水肥一体化滴灌,可以节水省肥,比单种玉米多收入400多元。

  据了解,我市今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达6万多亩,通过专家包片指导、技术骨干蹲点服务,已解决种植户遇到的各类问题50多类。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开展‘手把手’培训,让更多农户掌握‘玉米控旺不抑产、大豆耐阴多结荚’的关键技术,充分发挥这种种植模式‘稳粮增油、一地双收’的优势,为保障粮食安全和油料供给提供有力支撑。”袁建生说。

 

责任编辑: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