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工作动态 > 市县动态

【三门峡市】创新探索“3451”工作法 推动帮扶
项目资产高质高效发展

时间:2025-09-04 来源:三门峡市农业农村局

  今年以来,三门峡市坚持全周期、规范化管理理念,积极探索帮扶项目资产管理“3451”工作法,推动全市97.58亿帮扶项目资产良性运营,为脱贫群众持续增收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支撑。主要做法是:

  一、在“准”字上下功夫,积极探索“三色”管理,推动帮扶资产精细管理。聚焦帮扶资产管理关键环节,设置确权移交、管护运营、联农带农、收益分配等38项重点指标体系,建立《经营性帮扶项目资产监测台账》,探索“红黄绿”“三色”管理日常监管模式,将经营性资产分为正常、低效、闲置3个等级,初步形成问题识别、预警、整改、反馈的闭环监管机制,对帮扶项目资产实施精准管理。截至8月底,全市共排查经营性资产项目1882个,其中标注“绿色”1722个,标注“黄色”127个,标注“红色”33个,发送黄色预警384次,发送红色警示92次。

  二、在“效”字上求突破,扎实开展“四个一批”,推进帮扶资产提质增效。对全市1904个经营性帮扶产业项目进行全面排查、分类建立台账,实行一个项目一套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对项目进行巩固、提升和盘活,提高项目效益。截至8月底,全市累计巩固项目1353个、资金20.32亿元,升级项目374个、资金4.86亿元,盘活项目72个、资金8544.3万元,调整项目20个、资金1180万元。

  三、在“联”字上用力气,探索构建“五种模式”,推动帮扶资产高效运营。把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主体纳入帮扶资产后续管理,推行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优势和村集体组织优势,构建“龙头企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帮扶项目资产+农户”紧密型利益共同体,探索产业链一体运营、“1+N”“N+1”捆绑发展、“企业带村”联动发展、产业园区融合发展、村集体自主经营等五种模式,引导农户以统一供种、订单生产、股份合作等参与帮扶项目资产运营,初步形成带户增收、多方共赢的资产运营机制,实现资产增效、村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

  四、在“改”字上出实招,持续开展“一个”行动,提升帮扶资产管理水平。在全市开展帮扶项目资产管理“查短板、补漏洞、提质效”专项行动,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29636个帮扶项目资产,全面摸排资产现状、运营管护、收益分配等情况,建立“查补提”工作台账,通过以查促改、以改提质,推动各类问题全面整改“动态清零”、短板漏洞全面补齐、工作质效全面提升。截至8月底,全市共排查整改12类别、共180个问题,有效推动帮扶资产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在此基础上,制定《帮扶项目资产管理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各环节流程和手续,推动帮扶项目资产管理更加规范。

责任编辑: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