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河南(郑州)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上,鹤壁淇县生产的“米立方”糯米小麻花短短几小时线上成交金额超百万元;今年疫情期间,漯河“南街村”锅巴的销量不降反升,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7%。
走进商超,休闲食品区成了“网红”竞品秀场:从卫龙大辣条到武汉鸭脖,从百草味坚果到三只松鼠小点心……近年来,休闲食品正在食品产业领域掀起一波“后浪”。
食品产业作为河南最具发展潜力和发展优势的战略支撑产业,该如何顺势而为,抢占新一代消费者的“零食盒”?
休闲食品已成食品产业“必争之地”
休闲食品行业的发展势头究竟有多猛?
11月9日,记者从省科协资助、河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承担的《河南省休闲食品学科与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看到一组数据:我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近1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以上,远高于食品行业年均6.5%的增速。预计2020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总产值将占食品工业总产值的1/5至1/4。
食品产业集群是河南第一大产业集群,拥有冷链食品、休闲食品和特色食品三大优势产业链。《报告》主要执笔人、郑州大学副校长屈凌波认为,“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休闲食品产业,使之成为食品产业链条上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对于推动河南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牢牢抓住机遇河南需“扬长补短”
《报告》数据显示,未来10—15年内,河南省消费者休闲食品支出有望占食品支出的20%,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要牢牢抓住休闲食品产业机遇,河南具有哪些优势和短板?
“从产业和市场角度看,河南已经形成了以漯河、许昌、开封等地为主的休闲食品产业集聚区,成为我国休闲食品的重要生产基地,郑州也成为我国中西部休闲食品聚集及销售的重要中心。”河南省食品工业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秘书长王瑞国介绍。
从技术角度看,河南依托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及河南科技学院、国家粮食储备局郑州科学研究设计院、河南省粮食科学研究所等,已初步建成了一批省、市级休闲食品研发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
但是,从全行业对比来看,我省休闲食品虽然种类繁多,行业市场集中度却不高,全行业前十强企业只占三成销售份额,且休闲食品企业品牌意识淡薄,行业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食品安全监督体系明显滞后。
屈凌波认为,从学科角度看,我省亟须实现校企之间信息、人才、技术与资源共享,促进人才培养供需双方紧密对接,实现教育和产业的联动创新发展。
立足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勇“争先”
“大家喜爱的红枣银耳汤,通常需要慢炖一两个小时才能喝上。我们新开发的‘清菲菲’袋装红枣湘莲银耳汤,只需一分钟就能冲泡出一碗润滑香甜的养生汤,面市后受到消费者青睐。”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新产品的成功,离不开航天食品冻干锁鲜技术等创新成果的支持。
“当前,我省休闲食品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向高质量迈进的关键时期。”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沈祥坤认为,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人才供给,是弥补我省中小食品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短板的关键因素,“从生产制造到食品安全,解决问题最终都要依靠科技创新。”
“食以安为先。现有的食品检测机构多分布在大中城市,专职检测人员较少,难以对食品生产流通环节实施多方位、全覆盖、即时性的监督。”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院长黄现青教授建议,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技术手段和创新平台建设,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守好食品安全这道“生命线”。(记者 尹江勇 刘晓波)
食品产业集群河南第一大产业集群
三大优势产业链
冷链食品
休闲食品
特色食品
责任编辑: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