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大概10分钟就能吃,吃完还不用洗碗……”便捷、省事、味道好,在“宅经济”与“懒人经济”的催化下,集诸多优点于一身的“预制菜”走俏,成为“国人厨房”的“新主厨”。河南三全、思念等老牌速冻食品企业,还有九多肉多、海味尔等新生代食品企业纷纷布局,抢占下一个万亿市场。
预制菜,是经提前预制而成的菜品,采取冷冻或真空包装保存,后期加热或料包组合后即可食用,具有食用便捷、食材新鲜的特点。“河南有丰富的食品加工原材料,开发预制菜前景广阔。厨师只要拥有好的食材,就能端出一桌美食。”九多肉多品牌创始人杨书锋坦言。
食材好,食才好。从“精选原料”到“订单种养”多个流程,杨书锋下足了“功夫”,做足了“功课”。他说,九多肉多通过联合当地17家农业合作社成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签订供货合同,收购种养基地、合作社优质产品,拉长了产业链条,既带动农户发展产业,又有了生产预制菜的稳定供货渠道。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中原粮仓”,是全国第一粮食加工大省、第一肉制品生产大省,贡献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我省逐渐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这为大规模发展预制菜提供了充足的优质原材料,也逐渐摸索出“中原粮仓”到“国人厨房”再到“世界餐桌”的新路径。
人们生活消费需求的升级,是食品产业升级、产业兴旺的机遇。“食品加工业要抢抓‘大食物观’机遇,紧跟消费趋势,把老品牌优势和新市场需求结合起来,把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定制化生产结合起来,不断满足消费者个性化、便捷化、精细化的需求。”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相关领域专家宋彦峰说。(记者 曾鸣)
责任编辑:王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