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发人:宋虎振
办理结果:A
对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1250417号提案的答复
豫农复字〔2022〕33号
连政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河南高质量农产品生产推动信阳乡村振兴的提案”收悉,经与信阳市人民政府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信阳市是农业大市,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在全省农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21年全信阳市第一产业绝对数达到601.3亿元、占全省的10.7%。粮食产量贡献大,粮食产量连续14年超过110亿斤,弱筋小麦、优质水稻、油菜种植规模均居全省首位。特色农业资源丰富。是全国著名茶叶主产区、国家级农产品特色优势区。油茶规模发展到106.8万亩,拥有淮南猪、信阳水牛、淮南麻鸭、固始鸡和固始白鹅等5个地方优良畜禽品种,培育出了豫南黑猪国家级新品种。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培育10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4家省级龙头企业,数量全省第一。乡村红、绿资源丰富。3县获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1县获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4条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获得农业农村部推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较好。形成了光山羽绒、新县月嫂、潢川花木工程等务工品牌,培养了以全国十佳农民钱晓玲、张新生等为代表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近年来,省农业农村厅始终把信阳市作为我省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区域,着力打造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培育区、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2021年全省筹集财政专项资金32.4亿元支持信阳市农业农村发展,其中统筹省级财政资金4.36亿元,支持包括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农机购置补贴、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等45项内容。
下一步,根据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省农业农村厅将持续支持信阳农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支持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支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优先建设高标准农田,其中2022年支持资金9.8亿元、建设100万亩以上,力争到2025年高标准农田总面积达到1050万亩,优先考虑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和数字农田建设。建设弱筋小麦、优质水稻、优质花生、双低油菜、茶叶、水产品、蔬菜等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基地。
二是支持现代种业发展。建设杂交水稻、杂交油菜制种基地,息半夏、颠茄良种繁育基地,豫南种鸡种猪等育种创新基地,优先布局省级以上畜禽核心育种场和水产供种繁育基地,大力发展以豫南黑猪、固始鸡、固始白鹅、淮南麻鸭等地方品种为主导的特色产业。
三是支持农业绿色发展。推动信阳整市创建国家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在弱筋小麦、油料生产大县整建制开展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和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其中2022年安排2000万元继续支持整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安排1200万元左右开展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统防统治,安排8100万元实施化肥减量增效试点、农机深耕整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等项目。
四是支持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支持信阳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开展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和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认证一批大别山特色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支持符合条件的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品牌优先纳入中国农业品牌目录,扩大茶叶、山茶油、肉制品、水产品等出口规模。
五是支持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支持信阳发挥绿色生态、红色文化、古色村落资源优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优先安排,“十县百镇千村”建设工程倾斜支持,培育一批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示范县、美丽小镇、“四美乡村”,打造大别山“红+绿”休闲农业旅游基地,依托特色农业打造乡村田园综合体,建设乡村旅游精品路线。
六是深化农村改革。支持信阳深化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进一步放活土地经营权,用足用好宅基地复合利用政策,加快盘活脱贫地区集体资产,分层分类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开展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家庭农场试点和示范创建,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2022年6月20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65918833
联 系 人:王凯
邮政编码:450000
抄 送:省人大选任联工委(1份),省政府督查室(1份),信阳市
人大、政府(各1份)。
责任编辑:张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