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鹤壁市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意见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工程,是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2022年,鹤壁市农业农村局紧盯目标任务,细化落实举措,加强示范推广,精心指导浚县创建国家级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截至目前,浚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56.2万千瓦,其中拖拉机60714台(大中型拖拉机3197台、年增幅2.79%),耕种管收机具总量超过39760台套,农业机械向大马力、多功能、高性能方向发展,为实现全程机械化提供了可靠的装备保障。主要农作物耕种管收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小麦、玉米平均机收损失率均低于国家规定标准,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
二是社会化服务组织力量增强。鹤壁市把培育壮大农机合作社,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要任务,采取政策发动、项目拉动、示范带动、扶持驱动等综合措施,积极引导浚县农民、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组建各种类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截至目前,浚县现有农机大户1909家,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500余家,已注册登记农机专业合作社56家,农机从业人员16210人,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0万余台。农机累计作业面积170.30万亩,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业面积累计132.84万亩,占比78%,农机服务组织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优势进一步凸显,已成为推动全程机械化的主力军。
三是补短板强弱项取得新突破。聚焦农机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按照“补短板、强弱项”工作思路,鹤壁市农业农村局在充分了解、深入研究浚县农机装备结构的基础上,指导浚县利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政策导向,鼓励农机服务组织、种养大户、农业合作社等规模生产主体购买生产薄弱环节的农业机械,高效能收获机、粮食烘干机、秸秆还田机、高效植保机、秸秆捡拾压捆机等机械数量持续增加,农机补短板、强弱项工作取得实效。
责任编辑: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