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负责的河南省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第一项整改任务已整改完成,销号意见通过省环委会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专班审核同意。按照《关于规范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验收销号的通知》要求,现将该项任务整改情况公示如下:
一、整改任务
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有偏差。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理解不深刻,对资源环境约束认识不清醒,存在“小进即满”思想,改善环境质量的责任感紧迫感不强。一些干部对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国排名靠后的现实视若无睹,强调客观因素多,缺乏坚定扭转被动局面的意识和作为。有的干部作风不严不实,工作落实打折扣;有的理解政策有偏差,出现执行政策变形走样和生态环境领域形式主义问题。
二、整改措施
(一)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开展化肥减量化项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现稳中有降。强化农药行业指导,开展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持续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
(二)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3%。持续抓好秸秆禁烧,统筹推进秸秆科学还田和高效离田利用,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4%以上。持续推动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全面完成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任务。
(三)加快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措施,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率。
(四)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依托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培育壮大一批粪肥还田社会化服务组织,完成240万亩粪肥还田面积。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为重点,建设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生产基地。推进原阳县绿色种养循环产业园试点建设。
三、整改情况
农业农村战线广大干部职工深入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重要论述,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厅上下坚持“三强两高”主攻方向,不断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积极建设国家农业创新高地,努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实现主要农产品竞争优势明显、农业生态低碳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一)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扎实推进237个智能化田间监测点建设,加快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推广应用,推动政府购买服务和市场化统防统治,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7.08%,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8.47%。积极推动化肥减量增效,持续开展取土化验、田间试验、施肥调查、配方发布等工作,2024年全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91.5%,全省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42.3%。
(二)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实施范县、沁阳等7个县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切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提档升级。持续支持桐柏县、淇县等县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因地制宜新建地力加油站64处,推动粪肥就近就地、低成本、常态化还田。全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稳定在83%以上;围绕秸秆沃土、产业发展和循环利用建设7个秸秆综合利用典型模式县,在兰考等10个县开展小麦、玉米秸秆还田长期定位监测,全省千万吨级秸秆收储站(点)达2361个,秸秆收储能力近2500万吨,离田利用2088万吨,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建全县乡村分级负责和回收、转运、处理有效衔接的综合管理体系,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约3.8万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75%。2024年遴选新安县等40个覆膜大县实施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推进地膜科学安全使用和回收处置,已示范推广加厚高强度和全生物降解地膜230.8万亩,全省农膜综合回收率稳定在90%以上。
(三)加快发展节水农业。优化种植结构,在山地丘陵区引导农民开展适应性种植,推广谷子、红薯等耐旱作物,实现节水高效相统一,全省红薯面积由2019年的169万亩增加到2023年的302万亩。大力推广发展小麦、玉米等多种作物喷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全省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达到800多万亩,亩均减少灌溉用水30%以上。充分发挥墒情监测网络作用,发展测墒灌溉、科学灌溉,全省墒情监测点已达656个。与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推广使用高效节水灌溉机械。目前,全省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8585万亩,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318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灌溉保证率达到80%以上。
(四)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2024年,支持我省24个县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引导种养主体建立合理的长效利益联结机制,推进粪肥还田利用向市场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培育一批优秀的社会化服务组织,统筹开展全省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试验和效果检测工作。目前,我省已累计完成种养循环示范区建设742万亩次,田间试验74个,设置效果监测点500多个,汇聚了一批有“亮点”的推广范例。
如对该任务整改公示情况有异议,请在公示期间(2025年5月26日至 2025年6月10日,共 10个工作日)向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反映。
联 系 人:河南省农业农村厅 常杰
联系电话:0371-65917187
电子邮箱:hnnyzylyc@163.com
2025 年 5月26日
责任编辑:张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