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质量评价与质量监测结果

    耕地质量监测是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地力建设的一项公益性和长期性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农业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赋予农业部门的法定职责。《河南省耕地质量管理办法》于2013年5月1日正式实施,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耕地质量实施动态监测,设立耕地质量定位监测点,建立和健全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和预警预报系统,按照不同耕地类型指导耕地使用者采取相应措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一、监测点基本概况
    河南省耕地质量监测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1997年根据农业部有关规定扩大了监测点规模,按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生产力及施肥水平在主要耕作制度、土壤类型的典型田块上,建立国家级、省级监测点共45个,2012年由于非农建设占用,全省耕地质量监测点减少至41个(图1),分布于东径110º55′-115º40′与北纬31º5′-35º50′范围内,覆盖全省13个市的32个县(市、区)。地跨北亚热带与暖温带两个生物气候带,年均温12-15℃,有效积温4300-4723℃,年降水量560-1060mm,无霜期206-226天,土壤肥力从低到高不等,灌溉能力由0-100%。涉及六个土类(潮土、砂姜黑土、褐土、黄褐土、水稻土、红粘土),16个亚类。监测点主要集中在高中肥力等级的耕地上,低肥力等级点偏少;种植制度基本代表了我省大田作物主要种植类型。监测点的情况基本能反映我省粮食主产区的土壤养分、施肥水平及土壤养分表观盈亏量等变化情况。


图  河南省耕地质量监测点分布图

    二、监测结果
    1、二十年来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呈上升趋势,速效钾则呈下降趋势。从监测结果看,与第二次土壤普查(1986年)时对应点位相比,河南省主要土壤类型的耕地土壤各养分含量除速效钾下降明显外,有机质、全氮、有效磷以及有效微量元素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效磷虽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比上升较快,但近几年的监测结果显示却略有下降趋势。土壤速效钾2012年平均值119mg/kg,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下降了20 mg/kg,平均每年以0.77mg/kg的速度下降,但近年来监测结果表明随着时间变化,速效钾变化基本平稳。
    2、肥料投入实物量下降,化肥品种不断优化。近几年肥料投入实物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012年有机肥施用仅为1998年的五分之一,化肥投入实物量与1998年相比下降了7.5%;但近十四年来,化肥投入中品种明显优化,单元素肥料投入比重下降,高浓度复混肥料用量明显提高,复混肥料占化肥投入量的比例由1998年的12%提高到2012年的67.2%。化肥投入结构中,氮磷单质化肥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多元配方肥施用比例则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也是肥料实物投入量下降但纯养分投入总量却稳中有增的原因。
    3、农田耕层土壤氮素盈余,磷素略亏,钾素亏缺较重。2012监测年度从耕层土壤养分收支平衡结果看,全省监测点平均氮素 (N)盈余6.84kg/亩,磷素(P2O5) 亏缺1.83kg/亩,钾素(K2O)亏缺12.68kg/亩。从夏秋两季来看,夏季作物农田养分氮、磷有盈余,钾素有亏缺,秋季作物农田养分氮有盈余,磷、钾均亏缺较大,但从几年监测结果看,钾素亏缺趋势已得到遏制。从不同区域看,氮素各区均有盈余,磷素豫南略有盈余,其余各区略有亏缺,而钾素各地区均亏损,且年度亏缺较大,亏缺量从豫南的7.3kg/亩到豫北地区的18.8kg/亩.年。
    4、主要农作物产量稳中有升。监测结果显示15年来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等产量稳中有升。现阶段施肥是提高作物产量的关键农艺措施之一。施肥区较连续十五年不施肥区,平均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水稻增产率分别为158.9%、149.4%、213.3%、62.8%和110.8%。从小麦产量看,随着地力产量由高到低,土壤贡献率依次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