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教育开展情况

稳步推进农民中职教育为农业生产一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开展农民职业教育情况

    近年来,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省教育厅、农业厅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业务指导下,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国家重视农民教育培训的良好机遇,坚持“以农为根,以教为本,特色立校,育才强农”的办学方向,发扬“不怕困难、勇于创新、奋发向上、超越自我”的农广精神,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多形式、多渠道开展了农民中职教育,办学规模和教育培训质量逐年稳步提高,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年来招生规模稳定在8000人上下,2009年8063人,2010年8748人,2011年9058人,2012年7883人,2013年8033人,2014年8035人,2015年8035人,连年超额完成中央校、省教育厅和省农业厅下达的招生任务,并多次受到中央农广校、省教育厅和农业厅的表彰。我们的主要做是:
    一、多措并举,开拓创新,稳定中职教育招生规模
    中职教育是农广校的立校之本。我校每年都把中职教育招生工作放到我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位置。省校每年年初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全年招生工作。要求各分校主动切入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主要工作,在专业选择上更加贴近当地产业发展实际,贴近职业农民的学习需求,把办学与当地主导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在完成招生任务的同时,省校要求各级分校不断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切实提高中专教育办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服务我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近几年,我校总结推广了 “进村办班”、“农学结合”办学模式,面向务农农民和农业后继者开展了涉农中等职业教育。按照“培训职业农民,发展高效农业,进村办班指导,打造一村一品”的办学思路,下沉办学中心,结合阳光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退耕还林、科技入户等农民科技培训项目,把教学班办到项目村。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扩大招生渠道,寻找生源新的增长点。与省农业厅农经处和水产局联合举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和淡水养殖专业,招收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水产养殖技术员、养殖户参加农广校中职教育。对成人业余生省校进行补贴并免收学杂费,市校不提取学费,以进一步调动了县分校办学的积极性。在办学条件达到要求的县分校,借助国家对职业学校全日制普通中专生的资助政策,开展全日制中职教育。
    为保证完成全年招生任务,省校还建立了招生督导和激励机制,同时,把招生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与扶持资金挂钩,安排专人督导招生工作,帮助基层分校协调有关各方关系,定期在河南省农广校办公系统公布招生经验和招生进度。凡招生人数达700人或完成省校招生任务的省辖市分校以及完成招生任务的县分校,可评为招生工作先进集体,由省校予以表彰。年底省校对完成招生任务的市、县分校通报表扬,对没有完成招生任务的分校通报批评。
    二、扎实工作,突出实效,探索进村办班新模式
    近年来,按照中央校要求,我校把实施 “三进村”(培训教师进村、媒体资源进村、人才培养进村)作为中职教育的重要抓手,进村开办涉农中专学历教育班,努力达到“办好一个班,培养一批人,致富一方群众”办学目的。
    从2010年春季开始,我校开展了全日制涉农专业进村办班试点,试点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取得初步成效。到2013年结束试点,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500多人。试点利用国家免学费资金,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是直接招收产业村或专业村职业农民参加学习。河南不缺农民,但缺少合格的农业劳动者。目前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大部分滞留在城市,回乡务农的极少,而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大量劳动力仍属于传统经验型农民,不具备现代农业对劳动者的基本技术要求。职业农民具有强烈的中职教育需求。因此,我校直接招收了职业农民进入农广校进行学习,把教育与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的工作思路,并通过学生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发展高效农业,为农村社会发展培养稳定型的实用技术人才。
    二是进村开办全日制涉农中专班。农业的生产经营基本上是以农户为单位,农业的特点是区域性、广袤性、分散性、复杂性和差异性。大批留守在农村坚持农业生产的职业农民又难以长时间异地脱产学习。因此,我校围绕地方主导产业,按照贴近农民、方便农民学习的原则设立了村级教学班,解决农民受中职教育“零距离”的问题。通过农民职业学校改善办学基础条件,壮大办学实力,把教学班搬到乡里、村里,以乡、以村建班,开展全日制教学,为广大农民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条件和舒适的学习环境。
    三是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农民职业教育主要面向农业生产一线的职业农民,不能照搬普通中专学校的专业设置。我校进村办班首先对传统的全日制学历教育模式进行改革,通过把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实行灵活的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采用工学结合、农学交替、分段学习、半农半读等方式,方便农民完成学业。
    根据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结合区域经济和专业村特点、人才需求规格、社会发展要求和学校办学实际,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增加专业拓展课,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基本技能、动手能力训练,兼顾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结合农业生产季节安排教学计划,结合农业生产和农民需要选择教学地点、时间和方式,做到农民干什么、学什么、学中干、干中学。
    课程设置贯彻以“实际、实用、实效”的教育原则,削减不必要的理论课程,强化实验、操作课程,把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为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需要,增加了优良品种、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农村合作组织、农村金融等内容。为适应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发展要求,增加了网络经济、农业信息技术、节水农业、生物技术、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政、礼仪、园林、医疗、保健、美容等内容。
    四是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职业农民多数年龄偏大、文化基础偏低、离开学校时间偏长、没有良好学习习惯、基础理论知识偏弱、家庭负担偏重、工学矛盾突出,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满堂灌一定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改变了以往黑板上生产、种田、种菜、养猪、养鱼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我们在教学中坚持理论学习与技能培养结合、课堂教学与岗位技能培训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结合,合理安排教学活动。采取基础课在学校上课,实践课在实习基地上,让学生亲自操作,老师亲自指导学生,既方便了学生学习,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采取农闲时间集中上课,农忙时兼顾学习和工作,但必须完成规定的教学计划和学时。加强了实践课教学管理,利用农业科技示范园(场)开办田间课堂。
    在教法上,要注意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并针对农时季节,要求教师及时调整授课方式和增减授课内容,把实用技术课、生活及就业常识列入授课内容,贯穿于教学过程。另一方面我们要求教师认真备课、精心讲课,讲究讲课艺术,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开展互动式教学,尽量满足学生需求。同时,加强了实践性教学,教师深入田间、大棚对学员进行现场培训、指导,增加了教学的针对性。例如我校濮阳市濮阳县分校,根据五星乡石佛营学生种棉花、不种水稻的情况,调整了《作物生产技术》水稻这一章节讲课内容,更换教师集中讲授棉花一章,并增加了许多书本上没有涉及到的棉花栽培管理方面的知识,深受学生欢迎。在果树剪枝整形季节,该分校教师到学生家中上实践课,向学生示范剪枝整形,并向学生讲授果树病虫害防治管理技术,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是开设现代农业科技和农耕文化讲座。重点讲授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农技推广的新理论和新模式,农业政策和法规,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和模式,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状况等,普及现代农业知识,弘扬传统文化。利用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农广在线、移动硬盘、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农事早知道开展在线课程教学、辅导答疑,实现开放办学和远程教学。
    三、主要成效
实践证明,农广校开展中职教育,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加快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为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农业生产专业技术人才,有效促进了当地支柱产业的形成,有利于改变农业发展方式,有利于减少农业用水、化肥、农药用量,提高其利用率,有利于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保护和农业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一是培养了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广大毕业学员扎根农村,学农务农,发挥所学之长,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涌现出一大批学有所成的优秀学生,其中夏邑县分校2010级学生王飞在2013年首届“国家资助 助我飞翔”全国励志成长成才优秀学生典型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全国100名优秀学生典型(高校学生60名,中职学生15名,普通高中学生15名,义务教育学生10名)之一,为农广校赢得了荣誉。2014年3月11日的《中国青年报》第七版以“国家资助育出新型职业农民”为题介绍了王飞成长成才事迹。
    二是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推广,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我校始终把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放在重要位置,在开展教学时,对学员进行重点指导、重点培养、重点扶持,帮助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提高科技转化率,同时,充分发挥体系优势和农广校学员的群体优势及辐射作用,达到“上学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效果。经调查,大部分学员经过系统的职业教育之后,接收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显著提高,科技意识明显增强,有部分学员成为科技示范户,他们在农广校教师的指导下,带头运用、推广了一大批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对我校20个教学班1000名学生的调查,80%的学生以上掌握了所学专业理论技能,5%成为当地科技致富带头人,3%成为当地种、养大户。如正阳县油坊店乡贺寨村在开办全日制中专班后,今年新增养猪专业户36户,全村新增猪舍面积7500平方米,其中非学员新建猪舍面积2500平方米,新增母猪860头,其中非学员新增母猪210头,新增育肥猪1.8万头,其中非学员新增育肥猪4000头。为解决猪粪便污染问题,变废为宝,三年来,在农广校的帮助下,全村共建沼气池200多座。沼气做饭、照明、取暖,沼液沼渣肥田,走上了无公害农业生产之路。贺寨村生产的小麦、玉米、花生、蔬菜、瓜果等农作物产品,经过检测,均达到了无公害产品标准。内黄县分校学员史麦昌,是农广校教学班的班长,他带领渡店村农民发展温棚种植,使渡店95%的土地都大棚化,现在不仅能种好管好大棚,该村还向外地输送农民技师20多人,开展技术服务,在闲暇时间组织农民对外开展管理服务。2012年春天,共组建12个温棚上膜小分队,到安阳、濮阳、河北邯郸地区开展大棚上膜服务,农民每天可以收入200多元。
    三是推进了高效农业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一大批农民经过职业教育后,增强了市场经营意识,提高了配置资源的能力,由大田作物生产转为增收潜力大、比较效益高、有利于产业化、专业化经营的高效种植业、规模化养殖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他们在实现生产经营结构转换的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的转变,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如夏邑县分校围绕蔬菜和果树的专业村进村办班,促成了车站镇、刘店乡、马头镇、骆集乡等无公害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和李集镇、王集乡等无公害露地西瓜、大白菜生产基地,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年产量100万吨。在孔庄乡、太平镇等4个乡镇建成了苹果种植基地,全县果园面积20万亩,年产水果30万吨,被农业部命名为优质苹果基地县。         又如,内乡县分校黄靳班种植果树的学员有37人,累计166.5亩,由入学前的亩产值0.4万元,增至2011年的年亩产值0.8万元,经济效益133.2万元,年亩净收入0.6万元,年总净增收99.9万元,辐射带动该村300亩果树,年净增效180万元。内乡县分校夏馆班种植果树的学员有20人,累计种植果树(多为李树)132.5亩,2011年由入学前的亩产值0.5万元增至0.85万元,经济效益 112.6万元,亩净收入0.66万元,总净增收87.5万元,辐射带动该村1200亩果树,年净增效益792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果树种植专业村。夏馆班种植袋料香菇的学员有23户,共种植13.4万袋,平均每户5826袋,香菇按均价3.2元/袋计算,学员户均收入1.86万元,13.4万袋共收入42.88万元,辐射带动本村种植香菇60多万袋,直接经济收入192多万元;黄靳班种植袋料香菇的学员有38户,共种植9.55万袋,平均每户2513袋,学员户均收入0.80万元,共收入30.56万元,辐射带动全村种植香菇300多万袋,直接经济收入近千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香菇种植专业村。
    三门峡卢氏县颜子河村与毛河村均为国家级贫困村,村子座落在伏牛山北部深山区淇河沿岸狭长地带,耕地匮乏,人均不到2分田,两个村450余户,近1700口人。主要产业为香菇袋料栽培,户均2万代。农广校办涉农中专班之前,群众种植香菇杂菌污染袋料20%左右,出菇品质较差,效益不好。办班以后,村民科技素养得到提高,香菇袋料栽培坏袋率已控制在1%以内,产值由原来的6元提高到10元以上,两个村仅袋料栽培一项增收近5000万元。
    四是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经过培训,许多农民学到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增长才干,提高了技能,增加了收入。据对我校2010春涉农中专班1018名学生入学前后对比调查,入学前人均收入为3450元,两年后年人均收入为5141元,人均增加1691元,平均提高了49%。通过对内乡县分校进行调查,夏馆班50名学生入学两年后(2010年春入学),年人均纯收入3478.3元,比全村年人均纯收入增1801.3元,增幅107.4%,比入学前年人均纯收入增1078.3元,增幅44.9%;黄靳班50名学生入学两年后(2010年春入学),年人均纯收入3173.1元,比全村年人均纯收入增1749.1元,增幅122.8%,比入学前年人均纯收入增1073.1元,增幅51.1%。西平县分校李学军同学在入学前,种植双孢菇棚一座,面积有800平方米,年收入4--5万元,通过两年的职业教育,他每年增加一座棚,面积在1000平方米左右,现在他拥有大棚三座,每个棚的收入也比以前增加了,现在每个棚的收入在6--7万元,年收入20万元左右,用他自己的很普实的一句话来说,“这样的学习班没有白上” 。内黄县分校学员兰艳粉在参加农广校学习后,除了积极参加学习以外,在种植方面积极开拓思想,通过乡村两级协调,她和爱人杨建昌建成10个高温育苗棚,每年育苗45万株,可以供应700多亩温棚净地使用,年经济效益达到25万元。夏邑县分校2010级学生毕业生吴科委,种植了20多亩大棚蔬菜和10多亩粮食,年纯收入20多万元,被政府认定为首批新型职业农民,并在2013年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组织的“风鹏行动•新型职业农民”评选活动中受到表彰,2013年12月3日河南电视台“河南新闻联播”头条对他进行了宣传报道,今年又被夏邑县人民政府评为“十佳新型职业农民”。
    五是促进了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和推广服务网络的建立与完善。建立完善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长效机制,探索解决了农业技术推广棚架断层问题。如滑县分校通过中职教育和实施各类农民科技培训项目,逐步构建了“五三二0”农技推广新体系。五是“五级”组织,即“县农业科技推广协会”、“县专家组”、“乡(镇)技术指导组”、“村科技行动小组”、“村辐射带动小组”五个组织;三是“三级阵地”,即县级“农业科技服务大厅”,乡级“科技服务站”,村级“科技文化大院”;二是“双层”网络,即完善了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乡(镇)农技站、村科技专干组成的行政性农技推广网络和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龙头,以全县100个科技行动小组、1000个辐射带动小组为基点的新型农技推广网络;0是“零”距离对接,实现了科技人员与农户、科学技术与生产、放心农资与农田的“零”距离对接。“五三二0”农技推广新体系创新了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和农技推广模式,完善和充实了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和农技推广服务网络,促进了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县农民科技种田水平显著提高。目前,当地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入户率达到85%以上,小麦良种覆盖率达到了100%,优质专用率达到了100%,科技贡献率达到49%。
    六是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围绕主导产业,成立各种生产协会或经济合作组织,培养了一批农产品经纪人,增强了农民的市场意识。孟津县农广校帮助专业村成立孟津梨生产合作社、慧林苑蔬菜专业合作社,精品梨合作社,使千家万户的小农户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接轨,增强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打造出“慧林苑蔬菜”、“白鹿鲜桃”、“会盟酥梨”、“常袋红提”等特色农业品牌,使全县农业生产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规模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孟津农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汤阴县农广校根据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质量要求,对重点村进行了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引导农民建立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形成了优质小麦、优质棉、瓜菜菌、肉鸡、生猪、中药材六大生产基地,有效的带动了该县的招商引资。目前,已有世界500强企业1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6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1家、县级重点龙头企业21家入驻汤阴。
    偃师市农广校帮助学员成立了鑫科禽业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种鸭、肉鸭的养殖销售和种鸭蛋的销售,入社社员450人。种鸭、肉鸭年存栏量稳定在20万只左右年出栏种鸭15万只、肉鸭45万只,销售种蛋5000—6000万枚,年销售收入5400万元。该合作社经营实现统一购进种鸭苗、统一饲料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疫病防治、统一产品销售。目前,该社拥有养殖基地15个,养殖场460个,分布于偃师市邙岭、山化、城关、寇店、李村等乡镇及洛宁、吉利、孟州等周边县(市),带动2000余户养鸭户致富,年销售收入达1亿元以上。成立了缑氏镇向民葡萄专业合作社,目前入社社员432人,种植葡萄5000余亩。2008年以来,该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为果农统一提供优质品种葡萄苗16万株;化肥200多吨;农药10余吨;推广葡萄套袋技术2000多亩,套袋320万个;免费技术培训10多次,组织外销葡萄10000余吨,销售收入4500万元。成立了偃师市会民蔬菜专业合作社,该社现拥有3000亩蔬菜基地(其中:日光温室2500座,塑料大棚500栋),社员达121人,年生产无公害蔬菜400万公斤,销售收入7500万元,实现自身盈余15万元。该社生产的番茄、甘蓝、芹菜、黄瓜、豇豆等获得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并申报注册了“大口”牌无公害蔬菜商标。
    七是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目前有的地方对农民的培养内容仅局限于其某些方面技能的提高,结果农民在经济上是比过去富裕了,但思想观念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仍格格不入,打牌赌博之风盛行,封建迷信活动死灰复燃。农民素质提升行动不但为试点村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实用性人才,而且为农村文明带来了新思想,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给农民插上致富翅膀的同时,也让农民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根据对开办涉农中专班的试点村调查,素质提升以后,到科技书屋的人多了,打牌赌博的人少了;忙于生产的人多了,游手好闲的人少了;瞄准市场的人多了,等、靠、要的人少了。农民科技素质提升行动提高了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在农村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消除了一些陋习,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和谐,并且初步具有了参政议政、民主管理的意识和观念,改善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面貌。
    八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机制。省农广校隶属农业厅,同时接受联合办学单位的指导。联合办学单位由建校之初的10个部门发展到现在的15个部门。形成联合办学的管理体制,多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各级学校统分结合的教育培训机制。农广校已成为各联合办学单位面向三农、服务三农,共建、共享、共用的农民科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九是探索了我省农民职业教育新途径,初步形成具有农广校特色的办学模式。近年来,我校改变了过去以县办班或以乡办班的教学模式,把农广校的教学班办到村里,通过教学计划的调整,教学模式的改革,授课方式的创新提高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农民上学的积极性,同时也扩大了农广校的社会影响,提高了农广校的社会地位,让这一我国农民教育培训的农广校“老品牌”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新的更大的作用。通过进村办班,积累了丰富的新型职业农民中职教育办学经验,完善了独具特色的办学机制,探索出了多种符合农民特点的农广校教育模式。如围绕主导产业、进村办班指导、培养专业农民、发展一村一品的夏邑县农广校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利用声像教学媒体资源、开展菜单点播教育培训的三门峡市农广校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对两后生开展赏识教育、提高综合素质差转优的陕县农广校职业教育培训模式;整合农业系统教育资源、快速普及推广粮食作物生产新技术的滑县—永城市农广校职业教育培训模式。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广校职业教育条件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农广校作为专门机构具有完整的办学体系,是我省农民教育培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是,建校30年来,绝大多数农广校一直没有基本建设投入。基层分校教学设施简陋,教具不全,缺少先进的教学方式和设备,特别是村级没有固定的培训场所和教室,没有实习基地,开展职业教育困难很大,办学条件跟不上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的需要。
    二是经费严重不足制约了农广校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面向务农农民的中等职业教育没有纳入免学费和国家资助政策中,财政支持的培训项目只有“阳光工程”,对农民职业教育投入的专项资金较少,农广校体系建设项目更少。农业大县往往是农业小县,难以支撑农民职业教育投入,没有财政的专项支持,农民职业教育步履艰难。具体到我校,我省农广校体系事业经费严重短缺,没有专门的工作经费,没有专门项目扶持,大部分县级农广校分校的办学经费未能列入当地财政预算,基本处于“有钱擦枪,无钱打仗”的状态。
    五、主要工作建议
    一是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办学条件建设。加强对农广校工作的领导,把构建和强化农广校体系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一项重要措施,争取各地党委政府将农广校农民职业教育工作纳入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
    二是增加投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我国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主力军和主阵地,经费应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应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渠道投资机制。各级人民政府应结合当地实际,增加专项资金投入或采取无偿划拨、资源重组等方式解决农广校办学场所问题。各级农业部门要将农广校的基本建设列入农业基本建设规划,为学校安排专项建设基金,加强学校的基础建设,切实解决好农广校办学基地、电教设备、交通工具和实验、实习场所等基础条件建设,不断改善农广校办学条件。
    三是尽快出台与《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配套的资助政策。最近,教育部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的通知(教职成厅【2014】1号),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在全国试行,不仅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也是农民教育的一件大事,对中国的农民教育和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尽快出台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实施方案》,并出台配套的资助政策。

                                                                                                                                        二〇一五年三月十七日